您现在的位置:慈晖学校 > 学部风采 > 学校新闻 > 正文内容

提质增效,教师高质量备课的理念与技巧

 
 

备课的过程是一个教师将学生、教材和自己进行多维整合的过程,也是教师进行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和情感准备的过程。如今,备课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需要教师的技巧和匠心。

 
 
那么,关于备课有哪些新的理念和技巧呢?
 
 
 

1.教师要成为学习设计师

 
教师的两大专业行为即备课与教学,备课是教学的前提,也是教学的基础。备课的专业说法是学习设计,课堂革命的前提是学习设计的改进,而常规备课并不适应核心素养的要求,这种不适应体现在许多教师的教案不专业、不专门上。
 
不专业、不专门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形式不专业,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照搬模板;第二,生产过程不专业,许多教师并不会认真写教案,不分析具体情形,甚至直接在网上下载;第三,内容不专门,教师不因人而异、因时而变,一个教案持续地用许多年。
 
实际上,教师要成为学习设计师,掌握高质量学习的方法,并积极在备课的成果中体现出来,才能构建高质量的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2.始终带着产品思维展开

 
产品思维线路图是这样的:
 
先发路线——显性的逆向设计,即预期会用一个怎样的产品交付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整个过程需要边生产边学习。
 
跟进路线——隐性的导航设计,即在尊重和满足用户的需求和体验中埋下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不知不觉地引导着用户的认知走向。
 
错综交互路线——只有显性与隐性紧紧贴合,才能实现课程目标,既要始终以“用户需要什么产品”来贯穿,也要被“我希望你能产生这样的共鸣”所影响。
 
这种过程体现了我们所期待的理想学习状态——学习是主体积极参与的、源自于内在需要的活动,是不断积累与打破经验、建立并改变范式,不断更新、充实、发展自我的过程。
 
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带有产品化预期的。教师在备课时,需要不断洞悉对于产品的需求,并将一系列有设计的“打法”贯穿其中,最终看到自己的产品诞生并得到广泛的认可,也就是学生在完成一次学习闭合的同时内动力再次激发,学习的能量在巅峰中得以存续。
 
 

3.充分关注学生的差异

 
备课需要考虑的维度很多,但最重要的一定是学情,而学情中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差异,因为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是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
 
备课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两种关键性的认知差异:一是起点差异,二是思维差异。
 
首先,学生个体间的起点差异直接决定着教学起点的定位问题,具体到一节课而言,如果教师对该课背景下学生个体间的起点差异研究不透,就有可能把教学起点定得过高或过低,甚至错位,这都会影响教学实施的针对性。
 
其次,有的学生抽象思维发展得很好,学习数学就相对轻松;而有的学生形象思维发展得很好,离开实物就难以理解知识,课堂上会很吃力。
 
针对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材料,设计多种活动方式,使每种思维方式都能与学习材料和活动高度匹配。
 
 

1.常听老教师的课

 
所谓老教师,要么是对所教内容已经有比较丰富的经验,要么是对所教年龄段的学生有着丰富的相处心得。听这样教师的课,可以使新入行的青年教师减少盲目摸索的风险,在相对较高、也更平稳的起点上顺利地找寻适合自己的教学道路。
 
首先,听课时不只要记录课堂流程,更要随时把自己所关注和思考的东西标注出来,比如,对某些概念的深入阐释、对难点的具体处理方式、对学生特定反应的应对等。教师还要边听边总结,注意把握整体框架。
 
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只要听过课,青年教师就要尽可能找主讲的老教师讨论,将自己的思考和疑惑追问一番,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很多处理思路是高度经验性的,一时未必能解释清楚,等自己亲自上过课之后,才会有进一步的体会。
 
 

2.反向设计教学

 
美国学者将课程设计过程进行了规范化,并且取名为“反向设计”,其实就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设计教学。
 
反向设计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期望的结果。你期望学生了解什么、知道什么、能做些什么,这些就可以形成你的课程目标;
 
第二步,确定学生应该达到的程度。也就是用测验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表现,评估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第三步,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什么样的活动、素材和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达到学习目标。

 

 

3.用思维导图备课

 
思维导图的表现形式虽然是图,但本质还是思维。为此,在运用思维导图备课之前教师应该做到五个读懂:
 
一是读懂课标。课标是我们教学的纲领,教师只有读懂了课标才不会在教学时与其背道而驰,也才能更具有创新性、有效性和开放性。
 
二是读懂教材。教材是教学的蓝本,只有读懂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的地位、目标、重点、难点,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正确处理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三是读懂习题。习题是编者精挑细选的,每一道习题的背后都有着深刻的寓意,教师要读懂其意图,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四是读懂自己。包括自己的教学心态、教学情绪、专业水平等诸多影响教学的个人因素,比如,今天的这节课,我目前的知识水平能否应付?要上好这节课,我需要哪些知识储备?
 
五是读懂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中的主体,我们教学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教学前,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体现:
 
当教材中呈现的问题情境与当地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时,教师可以将其换成学生熟悉的事物;
 
当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数据信息等与本班学生实际状况有差距时,教师可以作适当调整;
 
当教材安排的课时对本班学生来说过快或过慢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主要表现在对教材的灵活运用和对课程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上,这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课程意识,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和教学目的,要避免形式化的倾向。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更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
 
本文来源于“星教师”微信公众号,原文标题为“优秀教师备课必知的三个新理念及四个技巧”,部分内容有所删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联系必删!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